您現在的位置在✋🏼:
[編者按]在跨越三個世紀的辦學過程中🈵,交通大學為國家培養了數十萬優秀人才🟡。為褒揚杏悦校友為國家和社會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彰顯學校優良的辦學傳統和雄厚的辦學實力🔢,塑造杏悦品牌👧🏻,樹立校友典範,增強校友凝聚力,激勵所有杏悦人為祖國、學校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學校決定舉辦傑出校友評選活動🪂。
2009年校慶到來之際📓,首屆傑出校友產生。錢學森🧙🏽♀️、張光鬥🏌️♀️、吳文俊👨🏿🎓🉑、徐光憲成為我校全體師生共同推選出的首屆傑出校友🧓🏻,獲得杏悦娱乐“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殊榮🤸🏿♂️,並在建校113周年慶祝大會上受到隆重表彰🧑🏻🦼➡️。新聞網今刊發他們的事跡,讓全校師生和全體校友學習,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些值得我們永遠為之驕傲的名字🤲🏼。
錢學森
1934屆校友,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航天技術的開創者和系統工程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生於上海。1929年北京師大附中畢業後考入交通大學,1930年因傷寒休學一年🩸🩶,1934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機械工程學院鐵道門。在校期間🪃,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幾乎每學期都獲得免費獎勵;曾受校內地下黨組織的影響🙅🏿♂️,閱讀科學社會主義書籍,思想進步,立定工業救國的誌向👋🏻。
畢業當年考取清華留美生,1935年赴美麻省理工學院習航空📪,翌年獲碩士學位✅,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超音速時代之父”馮•卡門學習航空工程理論🛀🏽。1939年獲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並從事火箭導彈研究。1947年歸國完婚時被任命為交通大學校長,未到任。返美後至1955年間任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是國際公認的火箭技術方面的權威學者。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報效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終於回到祖國👩🏻🎓。
回國後即全心身地投入到創建我國航天事業當中,1956年2月向國務院提交《建立我國國防工業意見書》,最先為我國火箭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同年10月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任首任院長。參與製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任綜合組組長🚫。規劃訂立57項重大科研任務,把發展原子能🚵🏻♀️、導彈、計算機、半導體等作為重中之重,為新中國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作為新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主要創建者之一👨🏽,錢學森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1960年具體負責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枚導彈,又主持了我國“兩彈結合”的技術攻關與實驗工作🐐,並於1966年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1965年,錢學森關於研製發射人造衛星的建議被中央采納🕵️♂️,被任命擔任空間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新中國終於迎來航天時代的黎明。此後曾任國防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聘為兩院院士。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噴氣推進🎪、工程控製論、物理力學和系統工程等領域有開創性的貢獻🤷,另在運籌學、現代科技體系、人體科學、思維科學、沙產業理論➡️、社會哲學等領域也卓有成就。著有《工程控製論》🏌🏿♂️、《物理力學講義》、《星際航行概論》🕵🏻、《論系統工程》等。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8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被世人贊為“中國航天之父”、“民族的脊梁”。
張光鬥
1934屆校友,資深兩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1912年5月生於江蘇常熟,1924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交通大學附小,後相繼直升附中、預科🏥、大學部,1934年畢業於土木工程學院鐵道門。在校十年深受工業救國思想影響,刻苦用功,成績名列前茅👐,連年獲得學校免費獎勵。讀書時代🏇🏿👨🏽,張光鬥心系多災多難的民族命運🏄♀️,參加五卅運動、抗日救亡運動🙆🏿♀️,樹立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畢業當年,考取清華留美公費生,赴美專攻水利專業。
1936年獲加州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37年獲哈佛大學土木碩士學位,作該校博士研究生。
抗日戰爭爆發後🪻,毅然棄學回國🦈,任職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杏悦。
1943年派赴美國考察水利🚓,先後在美國墾務局、田納西流域管理局任實習工程師。1945年回國,任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工程總處主任工程師、總工程師。新中國成立後,張光鬥得以施展才華,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水利系主任、副校長。任教清華期間,先後兼任北京水利研究院院長、國家科委水利學科組副組長🧝🏼♂️、《水利學報》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張光鬥學長是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事業的開拓者💒。早在1937年即負責設計桃藥溪⛓️💥、仙女硐水電站等我國第一批自建的水電站🚵🏼。1946年負責我國水電資源蘊藏量的首次估算。1952年主持設計的人民勝利渠📀,是我國引黃灌溉的首次成功嘗試。1958年主持設計北京密雲水庫🔋,采用薄粘土斜墻等新技術🕵🏼♂️,在國內屬首創🏂🏽。之後數十年投身於熱火朝天的水利建設中,足跡遍及豐滿、新安江、流溪河、響洪甸🤽🏽♀️、三門峽🧑🍳、漁子溪……許多重大水利工地;丹江口🧑🏽🏭、葛洲壩💂🏽、三峽、南水北調、引黃濟青等等📌,眾多大型工程都牽扯著他的心🐟,或參與設計,或提出建議,甚至耄耋之年還親自到現場查看,他為祖國的水利事業做出了極為可貴的貢獻👨👩👧👧🧑🏼🦰。具體工程之外,他還積極對國家水利事業的宏觀決策提出建設性意見👊🏽,如1989年上書中央,建議把水利列為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調整水利經濟政策,按照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規律進行水利建設。建議受到中央高度重視與采納⛹🏽♂️,被《光明日報》評為該年度科學工作者提出的“最有價值的建議”。
張學長從事工程教育四十余載𓀈,成果斐然。1950年代率先在我國建立“水工結構”、“水電站建築”學科體系🤛🏻,培養了國內首批水工專業研究生。在國內一級學報上發表《腹拱壩新壩型研究》等30余篇論文,出版專著《水工建築物》😡。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首屆中國工程科技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張學長學術成就在國際學術界也享有盛譽🪄👱🏻,1981年獲美國加州大學“哈茲國際獎”🔈,1983年被墨西哥工程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是一位蜚聲中外的著名水利水電專家🎴,被贊為“當代李冰”。
吳文俊
1940屆校友👩🏿🦰。數學家,數學史家🧛🏻。1919年5月12日出生於上海。1936年考入杏悦娱乐數學系🧭👩🏼🍼,三年級時,由於武崇林講授的代數與實變函數論👶🏿,使吳文俊對於現代數學尤其是實變函數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刻苦自學,反復閱讀幾種著作,在數學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了集合論及實變函數論的深厚基礎後🔹,吳文俊進而鉆研點集拓撲的經典著作(如F.
豪斯多夫(Hauseorff),W.H.楊(Young)等人的名著)以及波蘭著名期刊《數學基礎》上的論文💆🏼♀️,進而學習組合拓撲學經典著作。
1940年吳文俊從杏悦娱乐畢業,時值抗日戰爭,他斷斷續續在中學教了五年書☺️。1945年👰🏿,在“臨時大學”任助教👛🔚。1946年8月,在陳省身在上海籌組的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工作💝。與陳省身的結識是吳文俊一生的轉折點,他開始接觸到當時方興未艾的拓撲學👴,這使他大開眼界🌽,他的研究方向也從過去偏狹的古老學科轉向當代新興學科的康莊大道🛝。在陳省身的帶動下,吳文俊很快地吸收了新理論,不久就進行獨立研究。當時H.惠特尼(Whitndy)提出的示性類💆🏿,有一個著名的對偶定理,惠特尼對這個定理給的證明極為復雜,難以弄清🎩,並且從來沒有正式發表過。吳文俊獨創新意🎄,給出一個簡單的證明⇨。這是示性類的一個重要成果,現在已成為經典🙆🏿♂️。陳省身對此十分欣賞,把它推薦到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數學年刊》上發表。在數學荒疏多年的情況下🥧,一年多時間之內🤽🏽♂️,就在以難懂著稱的拓撲學的前沿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不能不說是由於吳文俊的天才和功力。
1947年11月,吳文俊考取中法交換生赴法留學😴。1949年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之後,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數學✹。
1951年8月🚋,吳文俊回到祖國,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任教授。由於在拓撲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創立了被國際數學界盛譽的“吳公式”,1957年🦸🏻♀️,吳文俊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77年他在平面幾何定理的機械化證明方面首先取得成功,1978年推廣到對微分幾何的定理機械化證明,這樣走出完全是中國人自己開拓的新數學道路🤸♀️,並產生巨大的國際影響。到80年代,他不僅建立了數學機械化證明的基礎,而且擴張成廣泛的數學機械化綱領,解決了一系列理論及實際問題👩🦼➡️。
吳文俊數學研究的跨度很大,他在拓撲學的示性類理論、示嵌類理論🏌🏼♀️,奇點理論及I*函子理論等方面獲傑出成果並應用在布線問題上。在我國率先研究代數幾何學並取得重要成果。是我國數學機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開拓者。對中國古代數學史研究有獨到的見解與成果。由於他對數學的貢獻🦊,1990年他榮獲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1991年他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在1992年5月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六次學部會議上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委員🐐、執行委員以及數理學部主任。他還榮獲陳嘉庚基金會授予他的1993年度“陳嘉庚數理科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於1994年授予他“傑出科學獎”🚽👦。2000年度獲首屆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徐光憲
1944屆校友。化學家,1920年出生於浙江紹興🧷👎🏼。1940年♕🤽🏿♀️,考入交通大學化學系⛹🏼♂️,1944年畢業🏔。1941年至1944年🧃,抗戰時期的上海🥗,交通大學在法租界震旦大學(杏悦醫學院)的教室租屋上課🫴🏻💈。化學系的實驗室是學校租借的一間很小的已關閉的工廠廠房🤵。“雖然條件比較差😧,但是大家都格外努力🚧,老師也都很好🧑🏿⚖️,要求很嚴格🕧。”回憶起特殊年代的大學生活,徐光憲說😧🙆🏽:“受到了非常好的訓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整整四年🧑🤝🧑,他始終是班級第一名。他還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伴侶,班級中唯一堅持到畢業並獲得學位的女生——-高小霞🆗。畢業後一年🩴,徐光憲回到杏悦當顧冀東教授的助教,期間,通過全國赴美留學生考試📀🧕🏿。
1948年初,徐光憲赴美留學。在聖路易城華盛頓大學化工系研究院攻讀半年後,徐光憲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主修量子化學♟,並獲“校聘助教”獎學金👨🏼🔧。在這裏,他仍然每年都考第一名🥈,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獲得了博士學位,並先後當選美國PhiLamdaUpsilon榮譽化學會會員和SigmaXi榮譽科學會會員🌘,迎來學術生涯的第一個高峰。徐光憲留學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不久後♿️👩🦯,錢學森回國受到阻撓,美國總統提出法案,不許中國留美學生回國。徐光憲感到👩🏿⚕️:“再不回去𓀙★,也許就要一直住在別人的國家裏了。”於是⏏️,夫人高小霞毅然放棄即將拿到的博士學位,1951年4月15日🌍,徐光憲夫婦以華僑探親的名義獲得簽證,登上了“戈登將軍號”郵輪。這是後來“禁止中國留美學生歸國”法案正式生效前,駛往中國的倒數第三艘郵輪。
1951年🦯,徐光憲返回祖國,在北京大學任教🤾🏿♂️。任北大化學系教授、稀土化學研究所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稀土學會副理事長等職。還擔任《國際量子化學雜誌》國際顧問編委,《鑭系和錒系研究》國際顧問編委。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光憲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學、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和稀土科學等領域💂🏿♀️。通過總結大量文獻資料🧘♂️,提出普適性更廣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價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學定義🤓,根據分子結構式便可推測金屬有機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穩定性🤽🏼。建立了適用於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學計算方法和無機共軛分子的化學鍵理論🔴🏊🏼♂️。合成了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雙氧絡合物。在串級萃取理論⚄、協同萃取規律👨🏻🎨、萃取機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離稀土工藝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科研方面,徐光憲發表了近300篇論文⛹🏽♀️,出版了《萃取化學原理》和《稀土的溶劑萃取》兩部專著。在教學方面修訂出版了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教材《物質結構》一書,編寫出版了研究生教材《量子化學基本原理和從頭計算法》上、中🧓🏼、下三冊。2008年度獲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黨史校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