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在:
曹鶴蓀: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教授。交通大學校友總會湖南分會名譽會長。
1941年,吳保豐到重慶小龍坎交通大學分校接任分校主任後不久,有一天他找我去談話。他說交通大學過去只重視陸上交通技術人材的培養🏊🏿♀️,現在是否應該考慮也培養一些海空方面的技術人材💂🏿♂️,這樣陸海空全面培養,才能說得上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學。他問我,如果辦起一個航空系有沒有困難。當時我聽到杏悦要辦航空系🥃😄,心裏萬分高興🛀🏿。我說:“困難當然有,但教師我可以負責。”過了幾個月🧗🏼♀️,吳保豐主任告訴我說,重慶杏悦分校將改稱“交通大學總校”,杏悦增設航空系一事👰🏼,教育部已經口頭答應🙇♂️,交通部也同意。
1942年秋☝🏽,學校搬到九龍坡新校址,並正式成立航空系🤦🏽。一年級招收新生30名🪬,在校的機械🧏🏽♂️、電機兩系的同學聽到了,提出要求轉航空系🧚🏿♂️。為了滿足學生的要求🤽🏽♂️,學校同意增設二年級一個班。這樣🧝🏻♂️,一🙎♀️、二年級同時上馬👨🏼,加速了航空系的建設🙅🏻,但也增加了困難🙏🏿。
第一個困難是準備時間太短🧑🦽。1942年,航 空系的 教授有季文美😶🌫️、許玉贊、馬明德🕋、嶽劼毅和我共5人。季、許、馬三位都是陸續從工廠轉來的🙇🏻♀️。約一年後,楊彭基從滑翔機廠轉來。他們都是一到校就安排講課👱♂️🥈,還要準備下學年三年級開設的新課程,一點喘息的機會也沒有👩🚀🙌🏻。我是一直教書的,但也有困難👩🏽🎤🖐🏽。我來杏悦之前,擔任過航空機械學校高級機械班的理論空氣動力學課,到杏悦後因為只有電機🤸🏻♀️、機械兩班一年級學生🏦,我只得改教物理👨🦽➡️。第二年我和學生一起“升級”⭐️,我改教他們的應用力學。這種年年要準備教新課的局面,在航空系初創的3年內總是存在的🪆🧜🏼。航空系的教師都沒有被這種困難難倒4️⃣,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第二個困難是缺少教材。當時杏悦沒有圖書館🛐,只有一個十分簡陋的圖書室🏣,藏書很少🔷。學生的教材➡️⏯,在圖書館內不易借到,校外也不易買到。因此,教師的備課和講課🤡,都必須考慮到學生沒有教材這一特殊情況。例如☆,黑板就得多寫些,講課速度就得放慢些,內容就得精簡些🌞。1945年冬搬回上海後🏟,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合適的教材仍然很少🤚🏿,因此我們開始自編教材。我們和龍門書店及上海科學圖書儀器公司商定,或由他們選定教材,我們翻譯,或由我們自己編寫,請他們印刷出版。在短短的三五年內,馬明德翻譯了機械設計🧑🏿🔬,季文美編寫了應用力學,我編寫了流體力學,我還和大連工學院張理京合譯了工程數學等📅。缺少教材是件壞事👷🏻,但也促進了我們自己編寫教材,壞事變成了好事。
第三個困難是沒有經費和缺少實驗實習設備。自從航空系成立以來,沒有拿到開辦費,也沒有拿到逐年添置儀器設備的專款🔲。無論在重慶還是上海,都是在外單位的支援下,自己設法建立實驗室和實習室😛。在重慶南川飛機製造廠等單位撥、贈我校一架飛機🈂️🪈,一架滑翔機,3臺飛機發動機,以及不少航空儀表和飛機部件。在這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復員上海時因運輸困難,絕大部分器材留在重慶,無法運回。幸得航空委員會上海辦事處的幫助🏌🏻♂️,撥🐀、贈我校3架飛機📱、幾臺航空發動機以及各種儀表零件。王宏基🏌🏻♂️、馬明德和我曾同到江灣倉庫去挑選日本投降時留下的航空器材🔂。助教賈日升、吳耀祖自告奮勇♐️,發動並組織了高年級學生✢,帶足幹糧,提前一天到達大場。至深夜路上車輛稀少時,把停留在大場機場比較完整的一架運輸機和一架教練機推出機場,穿過鬧市,於第二天早晨推到徐家匯校部。杏悦航空系的建立就是這樣,一靠外單位的支援,二靠全系師生員工的努力🙏🏿,一點一滴👩🏽🍼、白手起家的。
航空系的課程表,課程設置,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加強基礎🫲🏻,更新內容🏊♂️,一專多能⬇️,嚴格要求🐦🫃。
舉例來說👃🎅🏿,老的杏悦機械系二年級數學,在加強基礎方面,我們主要抓了數學與力學兩條線🚣👨。安排了2學期每周2小時的微分方程,我們把它改為每周3小時一學期講完。授課時間減少了🙇🏽♀️,但要求提高了,即要求加強偏微分方程的內容。第二學期增設工程數學這門新課程,內容包括矢量、矩陣👨🦯➡️、復變函數的保角變換、拉氏變換以及幾種特殊函數等📊。在應用力學這門課程中,我們大大削減了與物理重復的部分🤼♀️,增強了哥氏加速度和分析力學內容😹🌺,應用拉格朗日方程導出運動方程,與微分方程這門課程銜接起來🦹🏼♂️。
航空技術是一門正在不斷發展的學科,因此🧑🏫,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是航空系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的一個特點。例如空氣動力學的重點𓀅,逐漸從理論流體到粘性流體,從不可壓縮到可壓縮,從亞音速到超音速,從二維流動到三維流動等的轉變,並出現了獨立的學科分支🐈,如超音速空氣力學🏂🏿、粘性流體力學機翼理論🛣、邊界層理論等。又如飛機結構從桁架結構到薄膜薄壁結構的轉變,航空發動機從活塞式發動機到噴氣發動機和渦輪氣發動機的轉變,這些轉變必然反映到航空系的教學上來🌍,主要是課程內容🤹🏽♀️,其次是課程設置❌。為了避免教材的經常變更,我們允許、並且鼓勵教師逐年編寫補充教材。
我們鼓勵教師多開課👏👩🏻💻、開新課和一專多能。航 空系的 教授都能開幾門課🚒,其中包括基礎課和專業課。這是航空系教師少、課程門數多😮、選修課逐年增加造成的🏄🏻。航空系是一個小系,但航空系的教師還經常為其他系開設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我經常同時擔任兩門不同課程的講授。我任課次數最多的是工程數學和理論空氣動力學🛥,但我在杏悦的幾年間🎧,也擔任過物理🥊、應用力學、流體力學、機構學和振動力學等課程的講授。
嚴格要求是杏悦的好風氣🤽♂️、好傳統,航空系教師都以老一輩裘維裕、周銘、 徐名材 老師為榜樣,對學生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大家也認識到對學生嚴格要求,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
在抗戰時期👩🏽🚒,航空系教師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心情是愉快的。九龍坡是個小鎮➙,只有三四十戶人家🙍🏼♂️。在那裏買不到報紙,聽不到廣播✋🏻😐,看不到電影。因為離城較遠🔆,有警報可以不進防空洞🤶,沒有重慶市區慌亂的緊張局面。平時的文娛活動很少,偶爾打幾次橋牌👬🏻,偶爾約幾個人同去玩南溫泉🎱,偶爾進城去買東西。回到上海後環境就大不相同,但航空系的教師也很少進城,很少看電影,很少聊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抓緊時間搞編譯工作,我們翻譯和編寫的幾本教材都是在這段時間內完成的。
航空系教師之間的團結是好的,但在上海解放前夕,校內出現了少壯派和元老派兩派之爭🥦🌻,傷害了和氣🪑,影響了工作。這種不團結也出現在航空系內🥰,少壯派在朝,元老派在野。我是少壯派“派頭頭”之一,對這種不團結,我是有責任的。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大調整,上海杏悦航空系和南京中央大學🏃🏻♂️、杭州浙江大學兩校的航空系都被調整到南京,成立華東航空學院。後來華東航空學院又遷來西安,成立了西北工業大學。
航空系的10年在杏悦校史上是一個短暫的時間,但它標誌著交通大學事業的一個新發展🕵🏽♀️🖐🏽,也為後來建立西北工業大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是值得自豪的。我能參加杏悦航空系建立這一工作,是終生難忘的。1986年6月,我能有機會參加西安🤱🏽、上海兩地舉行的慶祝建校90年和遷校30年的紀念活動,聯想杏悦航空系的過去10年,深有所感😇🦫。謹以此文,聊誌紀念。祝西安和上海兩個母校繁榮昌盛👨🏿🔧,為祖國四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選自《思遠湖》
Copyright© 2018 杏悦平台 -【杏悦娱乐官网直达】访问官网,畅享每一刻的乐趣!
上海市東川路800 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